蓮娟光芬佳穎    

認識超過十年,見面如故。
Jenny還是一樣,永遠有說不完的話,然後狀況百出。
芬還是一樣,靜默內歛。
一個是標準的牡羊,一個是標準的魔羯。
有幸在人生旅途能遭遇如此坦誠真心又善良的朋友。
想起自己大學時代,見色忘友,各自發展。
她們始終不變,一樣傾聽,一樣支持;可是我在她們可能最需要我的時候,往往缺席。
想來真是汗顏,
對照於她們的不變,我才真正面對並體認自己,
原來我是善變、花心又只重表面的射手。

芬認識了一個男生,言談中得知她對他深有好感,
對方一樣小兒麻痺,大了她將近九歲,
是教她克服怕水的游泳教練。
43歲的他很淡定,對芬保持若即若離,
而女生基於自尊、保守等原因,一直沒有更主動的表示。
我和Jenny都快看不下去了,一直盧著要男生的電話,
乾脆讓我們來開口比較快。
芬說不給就不給,保護自己和這段關係就像一頭堅毅溫和但無法改變的山羊一樣。
其實敲邊鼓是瞎起鬨,我自己也在想,什麼才是一段感情的開始?怎麼又叫有結果呢?
孤獨了這麼多年,芬自己也知道,幸不幸福並不是給另一個人來決定,
而那個他應該也一樣,都能自己走過半輩子,可有可無並不執著。
找尋一個伴侶是不是只為了安撫我們的社會焦慮?
想想也不禁苦笑。
我們總以為有個伴比較好,卻可能是無法自處,不能真實面對寂寞與空虛的自己。
也許是為了更有保障的將來,不論是互相照顧或有個後代,
因之而來的婚姻以及因婚姻而來的磨合卻也不怎麼輕鬆。
我自己做了個結論,知音難尋。
如果又能契合,實在不要錯過;如果有太多委曲及遷就,那就不用勉強。

Jenny就是更實際的人了,
連性生活在婚姻裡,她都能找到對價關係,並實踐它。
我抱怨著自己的空乏與體弱,
而她卻警告我不能不經營這一塊,
她說︰如果孩子發現父母只是道貌岸然卻貌合神離,對孩子傷害是很大的。
看著前一晚只睡三小時的她,半夜十二點了還努力地拔粉刺,
且認真告訴我,妳不能只扮演媽媽一種角色,
等孩子大一點,妳會有失落感,要對自己好,不能放棄。
她一直是這樣,沒有天生麗質,美麗是可以靠後天努力和自信培養的。

真是兩個太有趣的對比,而我們成了好友。
聚首時成為彼此的映照,相濡以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sot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