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要參加一個同事的聚餐,幫大女兒穿好衣服、褲襪後,

我心中閃過一絲不妥,既然穿了褲襪,就不好只配運動鞋。

但是她沒有適合的包鞋,坦白說從她出生,我們只買了一次鞋,

而那䨇鞋她穿不到十次吧?

大部分的衣物,連鞋子都是恩典牌。

現在她已經四歲多,開始有自己的審美意見,她喜歡粉紅卡通和「ㄅㄨ ㄌㄧㄣ ㄅㄨ ㄌㄧㄣ」的鞋子,

這和我的審美觀相去甚遠。

出門前她吵著要穿一雙同事給的綴滿珠珠的漂亮舞鞋,

但是那鞋子太大,不合腳,我們時間不夠,只好強迫她上車,

然後承諾餐後要帶她去挑一雙她喜歡的鞋。

 

後來走進鞋店,我才發現自己「行前教育」顯然不足,

我們說她可以挑喜歡的,但是她挑的不是美感上我不能接受如︰會閃光的,就是安全上堪虞,如︰鑲水鑽高跟的。

她喜歡的款式都是較大的女孩的,多半沒有她的尺寸,

我喜歡的那種休閒森林系女孩風格顯然她看不上眼。

就在拉扯之間,我心中非常矛盾,超想武斷地幫她選一雙我心中認定可愛、舒適又價格公道的鞋就去結帳,

但又想到一開始讓人後悔的承諾,看著她嘟嘴不願適穿我選的,心中就是有股無名火在忍著。

 

最後爸爸帶著老二在外面等的受不了了,

下了一個軟性的通牒︰如果挑不到真得喜歡的,那下次再買好了,「沒關係」,

那沒關係的語氣還要加重溫和以加強說服她的力道。

她一聽到可能要「下次」再買,態度較為軟化,

最後在爸爸的建議下找到了一雙有她的尺寸的白色魚口平底鞋。

我大大鬆了口氣,在回家車上和她一起審視和討論,

告訴她媽媽不能接受某些她選的款式有些是因為沒有她尺寸,有些是因為不安全,

她又愛跑跳,很容易受傷。

她後來也接受,還說等她大班是不是就能選比較大尺寸的漂亮鞋子,我說可以,但是要安全和舒適第一。

回家後,我請她穿那鞋走路、跑步給我看,

我們都非常滿意,米白色百搭、魚口鞋兼具涼鞋透氣和包鞋的正式、平底合乎我安全的底線,

而且,魚口鞋的優點是即使腳長大了,鞋子變小,腳趾還有空間露出,可以穿的時效長,

重點是一點都不貴,500元有找。

 四歲開啟的第一場母女拉距,

我開始體會未來在諸多選擇上,父母和子女之間必然的差異,

這次已經給我上了一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sot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