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瓊華,雖然我和妳不熟,

但做為一個對教育有熱忱的家長,

妳促成了兩場精彩演講的邀約,我也因此受益良多,感謝妳。

有願就有力,念在行就成。

 

試著在最後星合結束演講時去和他握手,因為我想知道那個在演講前半個小時就到場,安靜地在臺前暖身,無時無刻不忘記鍛練自己的人,手掌握起來是什麼感覺。雖然他忙著和離開的孩子擊掌又必須和主辦的校長合照,匆忙中他還是給我緊緊地一握和一聲真摯的謝謝。厚實堅硬的手掌訴說著無數次的練習,而他說出的話和他的手一樣地有力量,我想這就是練習的魔力吧。是練習讓人化不可能為可能,讓人一步步一點點變得勇敢,讓人可以具體地實現夢想。

    入睡前,我想跟沒看過太陽馬戲團的四歲的女兒講我今天聽到的故事,沒有星合演講時帶生動的影片,小小的腦袋只能憑想像,而媽媽我也只能辭窮地說他努力了十年才完成夢想。聽完,女兒問我︰為什麼太陽馬戲團不馬上答應他?真是一個好問題。我就反問,妳覺得太陽馬戲團是一個普通的地方還是特別的地方?她想了想︰應該是特別的地方。那特別的地方是不是要很厲害的人才能去?她點頭,然後我說,陳星合用十年的時間讓他從不是那麼厲害的人變成很厲害的人,靠的就是每天的練習讓自己把不太會事做得很好。然後我答應她明天要給她看什麼是太陽馬戲團,要讓她知道什麼是很厲害很特別的表演,她,很期待。我想就等讓她看太陽馬戲團的表演吧!小小的心裡是否會除了奇幻與不可思議外,還種下那麼點不一樣想法的種子.....

 

 

 聽完楊醫師的演講,內心的疑惑不斷地和自己對話,不確定這是否因與自己既有所知衝擊使然,或者是因講者的提醒以及與不同聽者的互動,讓原本平淡單調的生活有了漣漪......

一、什麼是團隊精神?

    分組使人焦慮,我想這個活動要讓我們離開舒適圈吧?慣於疏離的現代人生活,即使聽講中簡短的休息時間,大家猛盯自己的手機的時間也比與身邊同組的人互動多。真得那麼忙?或者是一種難以輕易突破的人際樊籬,必須彼此保持點距離的默契?這個活動像是快閃族,為了某種任務大家聚合,但任務結束彼此又回到原點。但那當下,我可以感受到集體帶來的競爭效應使人快速地燃起想贏的動機。求快,腦筋動得快的人勝出。而我,可能還聽不懂講者的訴求或是在釐清問題到底是什麼時,明快的人早已突圍。綿延繁複自我辯證的人可能不適合團隊?適時地,孫醫師問了︰到底爭取時間重要?還是認真思考重要?團隊精神除了展現效率外,是否可以容納各種不同思考模式的人?

二、什麼是TED

什麼是TED?好問題。來聽的人八成衝著︰是TED的講者耶!然而為什麼

TED的講者就值得去聽?會不會到後來TED的光環遠大於講者的內容?會不會後來有人利用TED來創造自己的聲名以及後續帶來的效益?楊醫師問TED是哪三個英文單字,第二個E原本以為是education,結果竟是 entertainment 一來我思考到趣味(娛樂性)應該是所有學習後來能持續並自主最大的原因;同時,我也看到當這個智慧無價且應公有的初衷,在組織化後,專利及智慧財產權等觸法問題隨之而來?這是不是與初衷悖離了呢?

三、名牌教學省思

這類似心智圖概念的運用,搭配分組競賽創造了活絡的教室氣氛,楊醫師也

提醒了大人不要幫孩子做太多事。我在想知識的給予與建構需不需要顧及完整性?或許師長在灌輸知識與觀念時,總想著要給孩子全面的。開放性與正確性孰輕孰重?然而,我也在問自己,完整與正確的知識也不過是我做為大人所認為的,這些全部倒給孩子對他們有意義嗎?然後再想想楊醫師說,教室氣氛改變,教學效果就改變。沒有一種教學法可以全盤通吃,利用名牌教學活絡了氣氛,再試著去演講核能主題,應該想睡的人就沒了吧!

四、省電反核與核廢料

經營核電如果用成本角度思考,或許台灣就不會做出延役的思考。楊醫師

舉了美國Kewaunee的例子,我覺得非常精彩,一時的評價並不代表永遠的評價;成本考量最後促使了評價最高的核電廠停運,這些都可做為台灣的借鏡。當然選址的考慮也非常重要,世界各國核電與首都的距離,楊醫師也做了精彩的比較,實事求是的態度,令人敬佩。之前曾聽過一場伊格言《零地點》這本討論核災小說的文學研討,講者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們未來的科學有辦法處理核廢料,那核能存廢會不會還是那麼絕對的問題?

這是一場激發人思考的演講,我覺得不單是演講內容精彩與否,而是講者用非常開放且樂於甚至希望聽者去挑戰並自主思考的態度,讓一場演講的效益不會停在演講結束當下,而是每個聽者聽完後回去內心不斷泛出的漣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sot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