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說,她覺得我是很用心的媽媽,

但上次女兒和她一起手做餅乾時透露很多她對媽媽的想法,

朋友非常驚訝媽媽那麼辛苦,為什麼孩子感受不到?

 

今天同事來家裡,她帶了一歲的兒子,小孩子很活潑,

而且很主動跟周邊的大人互動,

一歲的孩子會主動跟大人玩很不簡單。

我說︰像媽媽一樣熱情。

同事︰有嗎?我會很熱情嗎?

女兒說︰對啊很熱情,哪像媽媽。

 

女兒這句話直直刺到我的心裡。

原來小學三年級的小孩可以看到人的性格這麼根本的地方。

或許這句話也解釋了女兒為什麼會對朋友抱怨媽媽,

我可能不是一個熱情的人。

或許換個方式說,我不懂得怎麼表現自己,我很內向,很容易緊張。

一歲孩子的媽媽在 別人面前,自在地唱首依比牙牙,寶寶就開心地笑了,

換做是我,我可能做不出來。

我不習慣站出來,不懂得怎麼展現自己做的事情,

我用「說教」的方式讓身邊的人「知道」我的用心,

不擅長用「表現」的方式讓身邊的人「感受」我的用心。

而感受的力量遠大於知道,表現的感染力遠大於說明。

 

原來我就是缺乏表現的能力,這是我目前的歸因啦!

我覺得表現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東西,

上台發言,唱歌、肢體動作、聲調、表情、幽默感、親和力、感受、情緒抒發、體驗、給彼此空間....

工作上的我也是如此,尤其是傳達理解、理念的教學工作,

缺了表現這塊,學生也感受不到我想傳達的內涵,也體會不到我用的深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sot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