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自己照顧pony,看著她漸漸成長,

從軟綿綿只會哭的寶寶,到現在兩個多月,

發現她的眼神會追視,和她說話她會用眼神和嘴角的笑容來回應。

再加上joey上幼稚園來的改變,

我在每天一成不變的育嬰生活中,慢慢感受到孩子的改變並不是具體的事件,

尤其藏在我們視而不察,或是聽而不聞中。

先講JOEY,之前覺得她進幼稚園變油條。

可是,我現在才發現,那是她對我們說教口氣的反彈。

她有一次問我,為什麼電視裡的媽媽都好好說。

因為我們讓她看的巧虎、豆豆,裡面親子關係都很美好,沒有指責,也沒有不好的口氣。

當她拖延、不吃飯, 我和老公板起臉,她就開始哭。

跟她說道理時,我們的口氣和臉色雖平靜,但她感受得到指責。這不是她所認定的︰好好說。

既然大人不讓她覺得好好說,她就會用她的方式抵抗。

我後來試著像巧虎媽媽這樣的口氣向她要求該做的事,她很快就答應。

那什麼是巧虎媽媽口氣?就是鼓勵而快樂的口氣,不用孩子做錯事的態度,而是愛護地指導。

哇,真難。

可是試了一次,她馬上就正面回應,很配合我的要求。

那,何樂而不為呢?

 

最近為了決定論文題目在煩惱,

我給自己時間限制,理由是孩子小,如果一直在唸書,是一種慢性壓力,不能好好陪小孩。

但是,當我和汪老師談了之後,

再看到舒米恩為了音樂可以餓肚子,

自己在現實與理想中拔河後,

才真正體會可以現實生活中堅持理想,

不把理想當作壓力,真不簡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sot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