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公視誰來晚餐的節目上看了一集, 那個家庭的父親有酗酒的問題, 58度的高梁一天可以喝個兩瓶, 所幸太太一直沒有放棄, 陪先生去門診, 並參加團體治療。 其實父母都是高知識份子, 先生工作長年在外,漸漸地和兩個兒子疏遠, 為了一度工作不保的壓力, 用喝酒來平緩焦慮情緒, 卻不知不覺中上癮。 後來健康大受影響,先生只好提早退休, 但回到家中,似乎少了自己的位置, 兒子又已成年,時常發生溝通不良的管教問題。 他們後來邀請了一位知名的原住民牧師來家中晚餐, 牧師分享她人生辛苦的經驗,並且指出先生酒癮無法戒除, 背後反映的是家庭的問題。
看到這裡,心有悽悽焉。

看到這裡,心有悽悽焉。

我想到的是父親還有三伯。

明明知道喝酒傷身,為什麼就戒不掉,

在癮的後面,根源或許是自身所在乎卻無力改變的問題。

沒有寄託,只好用酒精麻痺,

那問題往往是與生俱來的家庭悲劇。

以前我討厭三伯喝了酒就瘋了似的亂罵人,

那是在他離開台北妻小回埔里作工友後的日子。

曾經耳聞阿媽說到他的和伯母吵架時,

將電話摔壞,

從小的印象,伯父伯母就是如此強悍。

現在回想,好端端在台北為何要返鄉?

應該是經濟收入不穩定吧,還有家庭失和。

但當一個工友再怎麼努力也只這樣,

妻小愈來愈疏遠,

原生的家庭仍然困頓,

老邁的阿公已不能作主,

只有阿媽還撐著,為自己五六十歲的兒子洗衣煮飯。

我想深層的無奈無法解套,就往酒國去麻醉吧!

 

父親,老么。

是集疼愛於一身,還是總要讓自己的兄長的小弟

有印象以來,父親從未為自己買件衣服,

辛苦工作所得就是拿回給自己的母親。

兩年前阿媽撒手人寰了,

父親喝酒的問題好像也浮現出來。

擔心他酒後從別庄的田回家路上摔跤,

生氣他酒後說話不清不楚,

都快以為他有妄想症了吧。

說要戒,卻戒掉。

開始試想父親的內心世界,

有什麼問題讓他想從酒國尋得慰藉?

或許是老母過去的悲慟,

還有家產分得不清不楚,手足反目的遺憾。

父親與伯父們,在他們中壯年時,

都圍繞著祖母。

我們的人生好像要以長輩為核心,

沒有自己小家庭的自在。

所得歸公。

但誰拿得多,誰努力付出,沒有計算。

我們看在眼裡,最辛苦耐勞的,是父母。

但祖父母死後,

沒有人能作證,

所有公家所得都是父母賺的,

但伯父們卻要求均分。

能向誰說去,又有誰能評斷?

賣了田產分家又好像大逆不道,

守著破陋老屋年歲已大,不可能再賺什麼錢。

自己兒子成年而立,婚事又無著落。

 

這些煩惱那酒國尋歡最能解套,

解一時心中煩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iresot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